冬季首飾養護有講究 珠寶也應『放寒假』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消費日報 作者:左鯉 編輯:王曉迪 2024-02-09 09:19:09

內容提要:建議收藏名貴珠寶首飾的消費者,可以在立冬或者冬至前後對珠寶進行一次專業的保養和清洗,向專業工作人員了解一下冬天養護珠寶首飾的注意事項,讓您的珠寶首飾完美過冬。

臨近春節,人們佩戴珠寶首飾的場合逐漸增多。色澤鮮艷、璀璨奪目的珠寶不僅可以為節日增添喜慶元素,也能夠彰顯出個人獨特的文化品位,穿金戴銀、珠光寶氣是最能夠體現生活的富足與家庭的和睦的標志。但是,由於冬季天氣寒冷、乾燥,不正確的佩戴方式也會給珠寶首飾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北方的消費者在冬季喜歡泡溫泉,吃火鍋和燒烤,但是一些嬌貴的珠寶卻很懼怕高溫,祖母綠、海紋石、綠松石、猛?象牙、珍珠、琥珀、蜜蠟等寶石遇高溫很容易脫水,甚至炸裂,紫水晶、托帕石在高溫或長期暴曬下色澤會變淺。雖然,大多數寶石對溫度的變化並不敏感,但是鑲嵌寶石的粘合部分卻極容易出現熱脹冷縮的情況,冷熱交替的溫度變化會引起鑲嵌松動,尤其是爪鑲的珠寶首飾在冬季更要經常檢查其牢固程度,避免寶石脫落造成損失。因此,建議消費者要充分了解相關珠寶首飾的特性,對濕度、溫度要求比較高的珠寶首飾,建議妥善保存,給它們“放寒假”。

冬季穿著衣物普遍較多、較厚,一些鑲嵌款式比較復雜的珠寶首飾很容易與衣服發生勾連、圍巾纏在耳環上、毛衣扯斷項鏈、手套勾住爪鑲戒面的情況時有發生,有的消費者佩戴圈口比較大的手鐲,在摘手套的時候很容易造成手鐲脫手。因此,消費者可以盡量佩戴一些工藝相對簡單,款式偏重小巧的珠寶首飾,避免對身體造成傷害,也減少首飾損壞的情況發生。

北方的冬季相對乾燥,所以很多消費者都會習慣性地涂抹各類脂類的化妝品。然而化妝品也會對珠寶首飾的“健康”造成威脅,如鑽石、翡翠等。特別提醒廣大消費者在涂抹護手霜、身體乳等護膚品的時候最好不要佩戴珠寶首飾,正確的做法是先將戒指、項鏈、手鏈、耳環等飾品全部取下,涂抹好護膚品後再佩戴。業內有個說法叫做“最晚戴上,最快摘下”,出門之前所有的准備工作做好後再佩戴首飾,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取下首飾,養成這樣的習慣,纔能讓您的珠寶首飾煥發持久的光彩。“人養玉”與“玉養人”並不是要將珠寶首飾每時每刻貼身佩戴,珠寶首飾也需要休息,尤其要避免碰撞和接觸油污。

建議收藏名貴珠寶首飾的消費者,可以在立冬或者冬至前後對珠寶進行一次專業的保養和清洗,向專業工作人員了解一下冬天養護珠寶首飾的注意事項,讓您的珠寶首飾完美過冬。

此外,不正確的佩戴和收藏方式也會讓珠寶首飾受“內傷”。不論在任何季節,佩戴珠寶首飾都要盡量避免與硬物碰撞。很多消費者會認為,天然的和田玉、翡翠等寶玉石的硬度很高,在日常的家務勞動中即便發生了磕碰,也不會出現明顯的硬傷。但是,翡翠玉石一旦受到了碰撞,就很容易產生裂痕,有些細微的傷痕雖然肉眼不容易發現,但玉石內部的分子結構已受到了破壞,這就是業內所說的“暗裂”,隨著佩戴時間的增加,汗液及外部的污染物侵入玉質,傷痕就會明顯暴露出來,大大影響了玉器的佩戴效果和經濟價值。

同時,翡翠玉石的收藏環境也非常重要。珠寶首飾要盡量避免隨意擺放,避免沾染灰塵。最好是放進首飾袋或首飾盒內,避免在收納過程中產生剮擦和碰損。如果玉器表面出現灰塵,應使用軟毛刷進行清潔,擦拭玉器應使用乾淨的白布,慎用染色布或纖維質硬的布料。如果出現污垢或油漬吸附在玉器表面,也不要使用化學除油劑進行清潔,可以使用溫涼的淡肥皂水洗刷之後,再用清水衝淨,而對於一些雕工細致或鑲嵌款式的玉器,還可以選擇到品牌專櫃或專業公司進行深度保養。天然玉石並不是“金剛不壞之身”,時常清潔其表面的油脂、塵埃、汗液,有助於保養和維持玉質的最好狀態。

此外,翡翠玉石應在常溫下保存,保存環境要保持適宜的溫度與濕度,不可過冷、過熱、過於乾燥,否則會對玉石造成傷害。有些消費者反映原本冰透的玉質發生渾濁或乾燥,就是出現了“脫水”的現象,佩戴效果會大打折扣。

 此外,近年來,“萬物即可盤”成為年輕消費者的新愛好,很多人會認為翡翠、玉石在接觸汗液、油脂後,會變得格外透亮瑩潤,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玉器都適合“油盤”。一些白度較高、冰感較強的翡翠玉石,如果接觸太多的汗液和油脂,就會影響其原有的光澤和顏色。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