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華麗的嘗新 在最潮的舞臺演三百年『老』戲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 編輯:蒲叡 2023-10-09 17:11:34

內容提要:10月2日,一場非遺大戲在津灣廣場火熱上演,中幡、高蹺、秧歌……六大非遺老會首聚津灣,當年齡跨度從10歲到80歲的演員走上城市舞臺開啟表演,觀眾們一陣又一陣如潮的掌聲給予了表演者最好的回應。當天,津灣廣場的游客超過6萬人次。

  當傳統與現代相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今年“雙節”假期,津灣廣場成為名副其實的流量擔當,各類節慶活動貫穿八天始終。其中,10月2日,一場非遺大戲在津灣廣場火熱上演,中幡、高蹺、秧歌……六大非遺老會首聚津灣,當年齡跨度從10歲到80歲的演員走上城市舞臺開啟表演,觀眾們一陣又一陣如潮的掌聲給予了表演者最好的回應。當天,津灣廣場的游客超過6萬人次。

  天津自古因漕運而興起,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歷經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也孕育了獨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雙節”前夕,津灣廣場團隊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劃十一期間的系列活動,一份關於非遺文化主題演出的方案引起了大家的討論。

  “津灣廣場的建築是歐式的,調性是大氣洋氣的,消費面向的主力群體也是90後、00後受眾,非遺這樣的傳統文化能否有機融入,能否受到海內外游客的喜愛……”這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難道傳統文化就只能在廟會、民俗街上演出,津灣廣場作為‘城市封面’,地理位置優越,環境景觀獨厚,各種文化在此交融,展現的正是天津這座城市海納百川的城市風尚……”討論的話題漸漸聚焦,目標漸漸明晰,讓傳統非遺演出登上津灣廣場的城市舞臺。節日期間,津灣廣場弘揚天津傳統文化,獻上了一道精彩的民俗文化盛宴,讓廣大市民游客近距離接觸非遺,傳承文化韻味,彰顯天津魅力。

  此次非遺活動邀請到了六支歷史悠久、底蘊豐厚的表演隊伍,涵蓋了老中青四代演員,像天津師范大學的“宮前中幡”曾入選全國《傳承的力量》欄目;堤頭慶雲高蹺老會,成立於公元1653年清順治年間,至今已傳承三百餘載。

  托舉、踢幡、頂頭、大回環、拋幡、滾幡、上肩……個個都是絕技絕活,而帶來這些“宮前中幡”演出的成員全部是天津師范大學在校大學生。表演者們表示:“‘宮前中幡’的表演陣容似有千帆競發之意,也寓意著青年大學生激揚青春夢想的精神。正是因為熱愛,所以纔會加入到非遺傳承的隊伍中來。”他們激動地說:“這次能在津灣廣場,面向海河母親河表演的感覺真的是太棒了,有這麼多觀眾為我們喝彩叫好,也會激勵我們不斷創新和豐富傳統中幡的表演形式,使其更具有時代氣息,讓這項傳統藝術真正延續下去!”

  在鑼鼓喧天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活力,除了大學生、年輕人,更多小朋友在津灣廣場被吸引了過來。最小的高蹺表演者只有10歲,憨態可掬,惹人喜愛。越來越多的非遺傳統藝術正在走進校園,走進思政課堂、走進學生社團,讓更多孩子接受文化的熏陶,讓非遺文化進一步傳承和發揚。活動現場,天津傳統民俗文化與現代城市文旅商交融共榮,充分激發了傳統文化的時代新活力。

  作為天津“城市封面”,津灣廣場如同一面棱鏡,在復古與潮流、精致與煙火、年輕與傳統的融合統一中,折射著城市的活力脈動,記錄著深厚的歷史記憶,承載著城市的變遷與發展,不斷脫胎換骨、迭代昇級。

  無論是津灣廣場,還是津灣大劇院、天津之眼摩天輪,都成為傳統文化盡情展示魅力風采的城市大舞臺。天津城投集團資管公司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在深入理解天津城市文脈與城市靈魂的基礎上,重點挖掘津城市的文化價值和人文底蘊。同時強化商業策劃組織,延展商業空間,提昇商業價值,增強商圈輻射效應,逐步形成“文化+旅游+商業”的業態構成。

  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蓬勃生命力。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給新時代城市綜合運營服務商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最大的信心和底氣。

  下一步,城投集團資管公司將積極踐行“經營城市資源”職責使命,緊緊圍繞落實市委、市政府“十項行動”重大戰略部署,持續創新探索新模式新路徑,讓傳統文化更鮮活,推動文旅融合煥發新活力,履行好作為國資國企的社會責任,與津城共生共建,為全方位推動天津城市發展貢獻力量。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