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為買買買推波助瀾 王俊凱早已看穿真相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新浪時尚 作者:新浪時尚 編輯:王曉迪 2018-01-12 10:59:35

  相信我們大家在剁手買東西時都信奉一個道理『買什麼東西是我自己的事,和別人無關』,但如果我告訴你你買東西這件事的確和別人有關時,你會不會覺得我是個大騙紙?

  不過當紅偶像王俊凱對這件事也是比較感興趣,也曾在采訪中表示過,對研究『買買買』的《身份的焦慮》這本書十分喜歡,都將它作為枕邊書呢。

  我們平常『買買買』的時候,可能並不需要考慮太多,只是出於某些個人原因而進行消費。但其實某種程度上,背後還牽涉到一套龐雜的社會機制。當它日漸成為全社會的普遍風氣時,便有了一個名字:消費主義(consumerism)。這並非是近年纔流行起來的術語,早在19世紀馬克思就已經非常關心這個話題。進入20世紀以後不管是什麼領域,似乎都可以或多或少跟『消費』沾上一點關系。

  據此,推薦3本相關的著作,它們分別從個人身份、消費文化、社會階層等不同角度,解釋了在消費主義風氣盛行的當下,『買買買』到底是如何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

  推薦書目:《身份的焦慮》

  [英]阿蘭·德波頓著,陳廣興、南治國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

  沒錯,就是王俊凱作為枕邊書的那本。

  在本書的中文版序言當中,作者開篇就點明了:『身份的焦慮是我們對自己在世界中地位的擔懮。』同時他還指出,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人們很少出現身份焦慮,反而到了現代社會,生活基本需求得到保障之後,身份的焦慮纔開始產生。一方面,由於我們對自己地位穩定性的擔懮,所以渴求他人的肯定;另一方面,我們總是不自覺地跟身邊的人作比較,不希望自己成為群體當中『失敗』的那個。簡言之,過分活在他人的眼光之中,是產生身份焦慮的重要原因之一。

  假如將這種心理放到消費社會當中,也是可以說得通的。某些時候,我們通過購買一些彰顯身份地位的商品,無非就是為了獲得他人的贊美。又或者是當我們看見身邊人擁有某些好東西的時候,為了不甘人後,所以自己同樣也想擁有。因此,『買買買』衝動有時就產生於比較心理。而且時下無處不在的大眾媒體的宣傳攻勢,更是起到『煽風點火』的效果。

  當然,在《身份的焦慮》一書中,阿蘭·德波頓除了解釋身份焦慮的成因之外,還提供了一些非物質性的解決辦法,例如藝術、哲學、宗教等,這些辦法對於抑制過度的不合理的購買衝動,也許能起到一定積極作用。

  推薦書目:《消費社會》

  [法]讓·鮑德裡亞著,劉成富、全志鋼譯

  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

  《消費社會》是法國社會學家鮑德裡亞發表於1970年的專著,是作者對於當時西方社會消費主義盛行狀態的揭露與剖析。盡管出版距今將近50年,但是書中的很多觀點至今仍不過時,尤其對於中國社會經濟以及居民消費生活的現狀極具參考意義。

  本書具體分為『物的形式禮拜儀式』、『消費理論』、『大眾傳媒、性與休閑』、『結論』四個部分,從多角度揭示了消費社會的具體運作模式。但是概括而言,整本書無非旨在圍繞一個話題展開——消費者與商品的關系在消費社會當中,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轉變。消費,已經不再單純是過去『人使用物』的簡單模式,如今還牽涉到了身份象征、社會等級、人的主體性等一系列極其復雜的問題。不僅如此,在消費社會之中似乎還存在著某種『物支配人』的傾向,而廣告和大眾媒體對此又起到關鍵的推動作用。

  本書除了揭示消費社會表象背後很多你不曾發現的『真相』之外,還發出了警醒的訊號——當每個人都已經無法離開這場由全社會共同構建的『消費盛宴』時,我們可以怎樣盡量保持理智和清醒?

  推薦書目:《格調:社會等級與生活品味》

  [美]保羅·福塞爾著,梁麗真、樂濤、石濤譯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

  福塞爾的《格調》其實不算是十分晦澀難懂的學術著作,反倒有點像一本『生活質量指南』。在本書當中,作者圍繞了一個據稱在美國社會人們都很忌諱談論的話題——社會等級而展開。本書既與消費有關,但又不局限於關於消費的問題,因為社會等級除了可能反映在個人消費力之外,還可以體現在生活品味的各個側面。

  阿蘭·德波頓的《身份的焦慮》指出,焦慮是出於我們對自己地位不確定的擔懮,那麼《格調》則嘗試讓讀者知道,我們身份地位的確定,乃至我們可能被歸類到哪個社會等級,都與我們日常生活的很多小細節密切相關。正如書中的第五篇『消費、休閑和擺設』就探討了消費愛好與日常興趣,包括喝酒、食品、購物場所、旅游、運動等多個方面的不同表現,都可能會無意中暴露了自身的社會層次。

  當然,福塞爾在書中的有些言辭表達,或會稍顯尖酸刻薄,另外也不能排除存在某些刻板印象,畢竟對於生活方式的選擇,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很難說完全通過某個階層的特征而對個人生活取向一概而論。但是本書之所以能夠暢銷多年,相信是因為作者敢於觸碰社會等級這個『敏感』的話題,令讀者重新思考自身與社會的關系,纔會受到大眾追捧的。

  『I shop therefore I am 』(『我購故我在』),是美國女性主義藝術家芭芭拉·克魯格(Barbara Kruger,1945 - )發表於1987年的拼貼畫,是一幅極具後現代主義色彩的作品。克魯格長期致力於關注女性權益、大眾文化、消費主義等議題,並創作過不少相關作品,是位相當擅長將文字魅力與視覺藝術有機結合的藝術家。她的作品不僅極具視覺衝擊力,同時那些短小精悍的口號,也相當發人深省。

  在消費主義大行其道的今天,『買買買』早已與身份、地位、社會等聯系到一起。應該說,琳琅滿目的商品確實對我們的生活錦上添花,能夠擁有一件好的物品並且善於利用它,固然不是壞事。但是對於某些商品,假如遠遠超過了自身消費能力而無法強求的話,我們也應該將自己的心態放平常。總之,在這場全民狂歡的『消費游戲』之中,可以怎麼高興就怎麼玩,但同時應該避免盲目跟風,更加切忌讓『人』變成『物』的奴隸。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