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oCo的事業剛起步時,她的英國情人(Arthur Capel)送她一條珍珠項鏈。然而,這段戀情卻因為男主角喪生於車禍而劃下休止符,從此,珍珠成了香奈兒珠寶設計的重要元素。1920年,她與俄羅斯大公爵狄米崔同游威尼斯,參觀了聖馬可的珠寶珍藏時,從中發現了鈷藍、大紅和翠綠之美,便決心將自己的品味融進這種具有宮廷風味的珠寶中,也開啟了Chanel香奈兒的珠寶世界。
1932年,香奈兒女士在巴黎自家豪宅的沙龍裡舉辦第一次高級珠寶展,盡管當時世界經濟蕭條,但是香奈兒女士卻希望藉此次對鑽石的禮贊展現對真實事物的渴望。1939年,英、法向德國宣戰,香奈兒女士在珠寶設計方面的纔華轉而只為自己發揮;在這個時期的重要作品有現代主義思考的「可可戒」(Coco Ring)以及「美國戒」(American Ring)。其實不難發現,香奈兒女士非常喜歡佩戴自己設計的珠寶出席社交場合,每每富麗奪目,與簡潔的服裝對比成趣。
從1932年的第一次鑽飾展覽後因戰火蔓延竟成絕響,直到1993年「香奈兒珠寶」(Chanel Joaillerie)在巴黎芳登廣場(Plaza Vendome)7號重新開業,沈寂六十年的香奈兒頂級珠寶藝術方得以繼。在第一次珠寶展後的七十年,香奈兒珠寶以香奈兒女士一生中四段重要的生命經驗為靈感來源,發展出「四季」頂級珠寶系列,每一件作品都與香奈兒女士的精彩生活背景緊密連結。而此次,在臺北麗晶精品的Chanel Boutique裡,我們有幸一同感受香奈兒女士呈現的美麗與美好。 春之祭/山茶花 以955顆三種深淺的金黃色彩鑽鑲在18K黃金上,塑造出嬌艷欲滴的花瓣,花瓣邊緣的184顆多邊型切割白鑽使山茶花更顯栩栩如生;花蕊則是一顆珍貴的4克拉祖母綠切割金黃色彩鑽。 夏之光/太陽 以白金鑲嵌著鑽石,簡潔的線條展現太陽光芒四射的魅力。整件作品以19個由小而大的太陽串聯而成,鑲滿2009顆多面型切割鑽石的光芒,搭配1至2克拉不等的多面型切割主鑽,艷光四射。 秋之舞/跳動的雨滴 由鑲滿195顆鑽石的18K白金頸煉和象征一串水滴的可拆解長串墜飾組合而成。頸煉上鑲著一顆近兩克拉的梨形切割鑽石,下方墜著一顆直徑14mm的南洋珠,底下接連18顆共計2克拉如水滴般梨形切割的鑽石。 冬之憶/回旋 開放式回旋狀頸煉以18K白金鑲滿1906顆共計51.24克拉多面型切割鑽石打造而成,並墜上14顆南洋珠和14顆1至6克拉的梨型切割水滴狀鑽石,象征寒冬漫天紛飛的冰雪。
稿源:北方網
編輯:馬筱楠 |